前幾年“魚菜共生”開始流行,老石頭也跟著一頭熱的栽進去。期間當然經歷了失敗,魚養得挺好的,養太多吃不完,但菜總是長不好。
後來陸續爬文看到一些魚菜的案例都有結合蚯蚓與堆肥。半年前看到了嘉義邑米社大的系統,於是在今年初做系統調整時,改變原來的想法,來養適合種植的肥水好了。於是把堆肥桶調整到魚桶上方,魚桶只留下2條魚作為生物指標,一條白鰻魚,一條台灣鯛。也當作工作魚,消化掉黑水虻與孑孓。
堆肥廚餘桶養殖蚯蚓與黑水虻多餘的水排入魚桶,堆肥初期噴灑枯草桿菌加速分解,生廚餘與樹葉等也盡量剪成小塊。每次投入都需翻到下方,讓蚯蚓與原來的堆肥翻至上方。也可以倒入洗奶瓶水,煮牛奶的鍋子等任何有養分的液體,我放在廚餘盆上用清水沖洗,蚯蚓與黑水虻並不怕濕,或許也能將有味道的物質帶到水裡讓消化菌消化。重點在於不浪費任何有肥份的物質。只有要避免太硬的東西,如骨頭,牡蠣蝦蟹殼等。這種小系統處理太硬的東西太慢了。
廚餘桶上方蓋上木條拼板方便黑水虻產卵。。
每天都會有快羽化的黑水虻預蛹爬入魚桶,基本上魚桶也可以不必餵食。
這個設置蚯蚓量與黑水虻的數量夠大吃得夠快,廚餘就不太會產生臭味。在爛掉之前就被吃完了。過多的水分會排入魚桶,魚桶必須設置過濾桶以消化菌來消化處理其他的養分。並在過濾出水管道裝設紫外線殺菌燈管。
沉澱過濾桶60公升
過濾桶排污口,逆洗排污的泥水可以澆灌外側土耕盆。
魚桶與廚餘桶盡量覆蓋遮光避免水質優氧化與日曬溫度變化太大。
出水口與水面要有高度落差,增加溶氧量 ,溶氧量足水耕的根系自然健康沒問題。
過濾桶的溢流水引至陽台內側花盆串連再流回魚桶。外側的花盆以虹吸裝置澆水(需謹慎控制流量,避免滴落到公共空間),解決長條盆淺,保水不足的缺憾。
半土水耕空心菜,每週一盤。列隊繁殖的草莓希望能藉由地瓜葉的庇蔭安然渡夏。
水耕蕃茄與百香果很適合水耕,紫蘇每天要吃個幾葉,據說會變聰明。
插在縫隙的水耕九層塔約2週採收一次。
堆肥中自然有很多小苗會冒出來,包含這株冬瓜。
肥份足夠菜大的快!
肥夠時,感覺每天都有成長進度.
每周收成2斤地瓜葉與一盤空心菜,或許蟲卵還沒長大前就採收了!
採收後再用窄域油,矽藻土,蘇力菌等有機資材做蟲害預防.
再來要推一下這個堆肥盆
不用時可重疊省空間
底部濾網
側邊排水孔
堆疊使用,結構堅固
剛剛好收納到過濾桶下方,讓蚯蚓慢慢分解備用。
系統數據
魚桶400公升,裝水200公升。
35W沉水馬達一具。
防水紫外線殺菌燈一支
過濾桶60公升。
可堆疊的育苗盆4個(堆肥養蚯蚓用)。